央行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发布时间:2019-02-22
2月21日晚间,央行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认为,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但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保持较强韧性,但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暴露增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报告认为,面对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内外部形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主动作为、创新操作、精准发力,前瞻性地采取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措施,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着力缓解资本、流动性和利率等方面的约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并把握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报告认为,总体来看,货币政策调控较好把握了支持实体经济和兼顾内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贷款同比大幅多增,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
2018年以来,M2增速保持在8%以上;人民币贷款全年新增16.2万亿元,同比多增2.6万亿元;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8%。截至2018年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连续四个月下降,累计下降0.25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贷款利率已连续五个月下降,累计下降0.39个百分点。年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3.28,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稳定。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2018年GDP同比增长6.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CPI同比上涨2.1%。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平衡好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几家抬”的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平衡好促发展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提高金融结构的适应性,在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框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